化学教育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以化学化工类专业为例

    发布日期:2014-09-02 |  浏览次数:1650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以化学化工类专业为例

    苏成勇  季剑波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徐州,221140)

    摘要:本文从教育教学改革背景、实施方法和取得成效三个方面阐述了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教育教学;实践;思考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自2006年通过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以来,积极探索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新途径,坚持以企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坚持“双能并重、三元融入、四层递进”人才培养理念,近几年通过与企业行业专家合作,创新开展了“2+0.5+0.5”教育教学改革系列工作,有效增强了办学活力,为持续推进学校改革和创新,更好地为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新的有益尝试。

    1 改革背景

          学校近年来校企合作共建就业(实习)基地逐年增加,但校企“四合作”形式和成果显示度不高,特别是对于合作企业的优质社会资源,学校尚未充分利用;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主动离职率居高不下,毕业生就业与发展现状不乐观;校内教学资源、创新训练内容和形式单一有限,实现“双能并重、三元融入、四层递进”的教育理念难度大,不能满足学生和学校发展实际需求。

          为了高质量完成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学校主要从以下角度出发并着手推进化学化工类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工作:

    1.充分发挥就业(实习)基地功能。截止2012年初,已建立100多个化学化工类就业(实习)基地,校外实践教学资源丰富。对于长期紧密合作的大型企业,将主动联系,提前沟通,提前为校企合作共同完成教学改革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2.充分考虑企业实际用人需求。企业的需求是关键,特别是大型上市企业、外资企业,用人需求量一般教大,教学条件较好,满足学校集中实践教学要求。

    3.充分借鉴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工作经验。将教学、实习与就业相结合,大力开展订单培养工作,一方面企业能将学生作为准员工对待,另一方面学生在企业实习实践过程中有一定的归属感,能确保企业满意,学生稳定实习和就业。

    2 实施方法

         校企合作组建订单培养班,实施“2+0.5+0.5”教育教学改革,即:学生在校内完成前两年的课程知识学习后,校企双方通过组建订单培养班,最后两个学期(即两个“0.5”年)学生在企业完成专业综合实践、毕业论文(设计)、职前综合训练和顶岗实习教学工作。校企共同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共同对培养质量负责。具体做法有:

    1.在坚持政行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及课程建设的基础上,校企双方共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并针对学生在企业实际学习及工作任务需要,共同商讨主要教学内容及考核标准等。

    2.校企双方共同安排专业教师或能工巧匠担任指导教师。学校的专业教师长期驻厂指导,企业安排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或岗位师傅也同时实时指导学生。

    3.企业为学生提供住宿、用餐及医疗和工伤保险,支付基本生活费用。有条件的企业给学生设立奖学金、助学金等。

    3 改革成效

    1.订单培养结硕果。规模上,学校先后与17家大型、上市化工类企业成功组建订单培养班,订单培养学生近千人,尤其是2012年实际订单培养率达65%以上,参与的企业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达35人以上;机制上,通过校企合作,共同探索出了订单培养成熟育人模式,如:教学及管理模式、奖励和生活保障模式以及诚信管理模式等。

    2.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如吃苦耐劳、理解与交流、调查发现、应用分析和动手、团队合作等)得到企业认可。绝大多数学生能在实践教学中得到很好地锻炼,很多同学在教学实习中也发现出了自己的缺点与不足,知道了自己在某些方面能力还有待加强,培养了他们的环境适应能力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为他们以后的就业和事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3.教师业务水平提高。专业教师带着任务去企业,企业和专业挂钩,使教师真正知道了要培养学生什么,培养的学生今后会从事什么,使教学内容有更新;同时,教师通过与企业交流,也明白企业不只是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而且更注重职业能力,使教学观念有改进。多数老师反馈认为,原先专业综合实践、毕业论文(设计)和职前综合训练课程都是在学校进行,教学资源有限,论文课题来源有限,创新训练有限。这些课程现在放到企业中进行,能充分显现出企业真实环境的优越性,例如:专业综合实践可以结合前期的培训,将知识应用于具体岗位,在较短时间内能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知识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能学以致用;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基本来源于企业,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岗位进行设计或协助进行技术研究;职前综合训练更是和职业岗位紧密相关,同学们切身体验倒班制,并在岗位上完成定额任务,能够更加深刻的体会到真正入职前基本培训的重要性。

    4.企业用人满意度提高。大多数企业认同和支持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在校企充分沟通的基础上,通过共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指导学生专业综合实践、毕业专题和职前综合训练课程,不仅有助于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认同企业、适应企业,从而提高学生实习和就业的稳定性,也有助于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岗位实际需求的无缝对接。尤其是订单培养学生能在足够的时间内去认同和适应企业,学生实习和就业的稳定性大大提高,提高了企业用人满意度。

    4 存在的问题及其关联性思考

    1.教学内容设计的合理性问题

         调研结果显示,在当前新模式下考虑到企业因素,学生一般只能针对一个企业进行符合企业要求的专业综合实训,产品也比较单一,对学生将来的发展可能有一定限制。

         学生的综合竞争力,其实更多的是职业态度和综合职业能力的竞争,因而职前综合训练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课程本身内容和性质以及教学规律来看,接受训练的学生首先应该在轻松、开放和认同的前提下,才能获得更多体验和收获。原来的课程安排是先进行职前教育,再到企业去,学生在学校就已经提前了解到进入企业后通常会出现的一些问题,而且也有了较为科学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职前综合训练后再去企业,已经有心理准备,产生的问题相对会较少,也会学着自己解决。而在当前的模式中,职前综合训练安排在学生进入企业后两个多月后进行,学生因没有经过这方面引导教育,一下就到现实岗位实践和锻炼,措手不及,还会把矛盾激化,把怨言指向企业和学校。而这种情况下再进行职前综合训练,学生并非轻松、开放和认同,教学效果难以保证。

    2.合作企业的差异性问题

          大型化学化工类上市企业和外资企业,拥有严格的员工培训上岗机制,培训内容科学、全面、系统(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培训),既有对新员工的综合岗前培训(包括公司概况、环保、安全、公司制度、ISO等),也有针对各个部门需要了解的专业知识及岗位知识的学习和考核。最后,企业才将准员工细化到具体岗位,按照师带徒的方式进行手把手的学习以及倒班,学生需要通过公司的考核后方可顶岗实习。这些企业重视安全、重视员工培训、重视企业本身的可持续发展。

    民营或私营企业一般教学及生活条件较差,有的实际上是以用工为目的,一些承诺也因企业生产实际限制而难以兑现,难免会使一些学生产生抵触情绪。

          率属于不同行业的企业(如化工类、食品加工类、环境监测与工程类等),其用工特点及岗位生产条件均有差异。有的偏于技术性控制,有的偏于流水线作业,有的偏于设计和安装;有的需大批量协同作业,有的只需要个人智慧和勇于担当。这些差异均给校企合作共同育人工作带来挑战。

    3.运行过程中的若干问题

          因存在前面两点现象及问题,在教学改革运行过程中难免就出现了以下现象:

    (1)实践教学条件方面,少数企业未能充分重视职前综合训练和岗前培训,实习时间较长、实习环境(包括学习和生活环境)较差,学生难以在短时间内承受和适应。

    (2)学生管理方面,少数企业的住宿情况与学校不同,教师在企业进行宿舍检查、评比的工作难度大;同时有的企业的学生在深入岗位、厂区或者进行倒班锻炼时,因休息时间不一致,接受统一指导的难度大。

    (3)诚信教育方面,少数学生在企业表现差强人意,诚信缺失,不能坚持。少数企业表面上认同并承诺,然而实际上是以用工为目的的合作,在此情况下的学生实践教学效果得不到保证。

    5 合理化建议

    1.解决人的问题是首要任务。任何一项改革,如果想要全面执行并取得良好效果,首先需解决人的观念和意识问题,对象主要包括学生、企业和管理老师。特别是对于学生来说,在离校前需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班会、讲座等多种途径引导和教育,让学生提高综合职业素质(如吃苦耐劳品质、服从意识、团队意识、创新意识等),并充分认识到校外实践教学对于其实习、就业以及职业发展的重要性,而不是去充当廉价劳动力。

    2.合理选择合作企业。建议增强对企业的考察和筛选。对企业了解更详细了(如产品类型、教学条件、工作强度、工作环境、工作时间、生活条件、如何休假等),才能全面评估培养方案能否有效执行。同时也可提前让学生了解并正确引导其选择,进而提高在企业的稳定性。

    3.合理设置教学内容。结合以上分析和企业人事管理和培训正常流程,可以将职前综合训练课程前调至第一周开始,也可以与企业人事管理和培训同时,还可同时进行职前综合训练和专业综合实训两门课程。

    4.合理安排实习管理老师。校外实习管理老师不仅需要认真负责、敬业奉献的工作态度,还需要沟通交流能力强的,或具有企业生产、管理经验的老师担任。对于突发问题,应该具备及时灵活处理、妥善安排的能力。

     

     

无标题文档
网站首页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