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教育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以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苏成勇 乔德阳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徐州,221140)
摘要:本文从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创业实践与过程指导、创业师资队伍建设三个方面浅谈创业教育教学的几点思考与实践,以期为促进创业教育教学普及化、提高创业指导的精细化和学生满意度提供借鉴。
关键词:创业教育教学;思考;实践
目前,我国教育部门及各类高校已逐渐认识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已逐步实现从就业择业教育到创业教育的历史转变。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于2005年开始实施了将就业与创业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的实践,相继开设了大学生就业与创业、大学生创业教育、职前综合训练、技术创新方法、通用能力等课程并持续开展了教育教学改革系列工作;同时学校还依托大学生创业基地和创业孵化基地,组织开展了各类创业创意类学生活动,使越来越多的校内大学生受益。
尽管如此,通过每年对校内外学生调研,结果显示:很多学生创业动力缺乏、创新能力不足、创业率和创业成功率低。根据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教学普遍现状,现基于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开展创业教育教学工作实际,浅谈几点思考与实践。
1 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创业教育教学普及化
课堂教学是提高大学生创业理论、技能与实践知识的基础环节,开展创业教育,首先要研究“教什么课”的问题,其次还要研究“课怎么教”的问题。
以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在创业教育“教什么课”的问题上,学校除了开设市场营销、形势与政策、技术创新方法、心理健康教育、通用能力等创业基础课程外,还有职前综合训练、技术创新方法等创新思维课程。在创业教育教学中,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将“创业实践活动”引进课程,使理论和实践相统一。在“课怎么教”的问题上,具体教学实施方法如下:
1.1 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基于创业过程中的典型环节,创设具有完整实践或模拟过程的学习情境。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需体现“适用性”、“指导性”和“系统性”。
1.2 在教学实施上,以完成创业实践或成功创业为导向,以三个学习情境、十个知识模块作为具体的阶段性任务,将教学过程与创业过程融为一体。同时,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情境模拟、任务驱动、分组调研、头脑风暴等教学方法,从而形成“教、学、做”一体化。
1.3 在教学模式上,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模式,实现以学生为中心。通常采用以小组为单位的团队形式进行查阅资料,讨论和回答问题的方式,综合解决包括市场调研(评估市场)、了解政策与法律、组建团队、财务管理、创业启动等知识内容。
通过完善课程体系,有效提高了创业教育教学的普及化程度,同时通过积极推动课程教学改革,因材施教,还大大提高了课程的可参与性、趣味性,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性。
2 加强创业实践与过程指导,提高创业指导精细化
国外的实践经验表明,创业教育不仅仅是开设几门创业课程,更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创业实践是创业教育的实践过程,是创业教育的最高层次,在创业教育的其他过程中学习和掌握的知识、技能、方法都可以在这一环节得到具体应用。在此过程中,不仅要解决“教什么”与“怎么教”的问题,重点还要解决好全面普及性教育与个体精细化指导之间的矛盾。
2.1 校企合作,孕育创新创业教育氛围
近年来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开展创业教育的过程中,积极探索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新途径,坚持校企合作,大力开展订单培养和工学结合育人模式,在学生未毕业前对学生实行企业化管理,使学生提前接触到了真正的企业和创业,从而形成了较为浓厚的创新创业教育氛围。学校近几年先后与新浦化学、扬农化工等国内外大型、上市企业成功组建近30个订单培养班,合作培养毕业生1200余人,合作企业提供奖学金达20万元;同时坚持以企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通过与近30家企业、30多名行业专家和1000多名企业专业人才合作,创新开展了“2+0.5+0.5”教育教学改革系列工作,即:学生在校内前两年完成30多门基础及专业课程学习后,在最后一学年的第一学期(即第一个“0.5”)在合作企业内完成专业综合实践、毕业论文(设计)、职前综合训练课程学习和训练,最后一学年的第二个学期(即第二个“0.5”)在合作企业内完成顶岗实习过程。
2.2 积极开展创业技能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创业学生基本素质
创业基本素质不仅包括专业、管理、法律、财务及营销等创业知识,还包括坚韧、团队、冒险、自信、勤奋敬业等创业精神和意识,同时还要求创业者具备人际交往、自主学习、创新、行动和领导能力。为了提高创业学生的基本素质,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探索,有针对性地持续开展了各类创新创业技能培训和教育活动。
2.2.1 SYB(START YOUR BUSINESS,创办你的企业)创业培训工作常态化开展。学校每年与省、市专业创业培训机构合作,在学生参加校内创业基本课程学习后,在全校范围内对参加创业模拟实践、创业创意计划大赛的学生以及创业课程学习优秀的有强烈创业意愿的学生进行SYB培训不少于120人次/年,使创业技能培训工作成为一项影响广泛、全员参与的常态化工作。
2.2.2 创新组织开展各类创新创业类竞赛活动。学校每年按计划开展“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职业技能大赛以及各类创新实践活动,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国家、省级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赛事等,不仅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在竞赛中选拔出来的部分应用性强的成果,还可以通过改进、提高并在校内大学生创业园实施和推广并最终走向产业化。多年的实践表明,创新组织开展各类创新创业类竞赛活动不仅能有效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还能大大提高参与者的创业欲望、创业能力、科技创新能力等基本素质。
另外,学校相关部门还出台了政策专门扶持创新创业社团,充分利用学生社团“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功能,把创业教育活动融入到了学生社团活动中,在活动中有效促进提高了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创业实践能力。
2.3 发挥创业校友作用,全员参与创业指导
越来越多的实践证明,创业教育不仅要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也要实现以创业促进创业,由个人创业实现团队创业,这才是真正成功的创业教育。
2.3.1 挖掘成功校友创业典型,充分发挥创业教育基地功能。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近几年通过大力挖掘成功校友就业创业典型,已连续建立十多个创业教育基地,如徐州华日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创业教育基地,徐州维克机电有限公司创业教育基地等。学校定期安排组织学生到创业基地和创业教育基地接受创业过程学习和交流,到基地进行顶岗实习和协助创业实践,期间通过成功创业校友的实时引导和精细化指导,使校内学不到的真实创业过程和感受得以再现和体验,大大提高了帮扶效果。
2.3.2 成立校友会和创业智囊团,全方位指导创业学子。为了充分利用优秀校友资源,学校一方面通过组建各地区校友分会和学校的校友总会,设立专项学生资助基金,对学生科技发明、自主创业给予智力支持和资金支持,从而不断加大了在人、财、物和政策上的支持和投入力度;另一方面,还通过持续聘请创业成功校友和成功校友企业家担任创业指导师,与学校就业创业指导教师共同组成了创业智囊团,在校内为有创业欲望的同学们提供了针对性的“一对一”指导和智力支持。同时通过创业智囊团这个平台,成功校友们也可以相互交流,从而达到促进创业和共同发展企业的良好效果。
3 加强创业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创业教育教学满意度
师资是提高创业教育教学效果的关键。要想创业学生“到社会中去”,就得想办法要教师“从社会中来”。但目前的状况是,有企业经验者不在教学岗位上,在教学一线的教师又往往缺乏企业经历和创业经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制定新措施,一方面鼓励教师放下课本走进企业,到创业一线去兼职,甚至可以有计划地选派有潜力的青年教师开展创业实践。另一方面,在教师队伍建设上也有所创新,成功打造了混编团队。近几年学校已聘任了30多名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专家作为专业带头人,聘任了1000多名各类企业人才和能工巧匠作为学校兼职教师,使学校专任教师中具有“双师”素质专业教师比例已达到75.4%。通过聘请一些经验丰富的成功校友企业家、成功创业校友、技术专家等作为创业教育的兼职教师和创业导师,对创业实战的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业成功率,很大程度上还提高了学生对于创业教育教学的满意度。
另外,该校还将聘请相关政府经济部门的专家作为创业导师,以帮助学生了解政府经济部门在产业发展中所制定的政策、扶植措施、计划、规划等宏观调控行为,把握其将要带来的变化,以确保未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针对当前的国际经济及就业形势,在大学生中开展创业教育,对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念,开发创新性思维,提高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积极参与社会竞争,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目前,创业教育在我国发展的时间还不长,创业教育所存在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创业教育需要直面和认真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但随着社会越来越多优质资源的加入,创业教育教学工作必将更上台阶。
作者简介:
苏成勇,男,1981年2月生,汉族,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业与创业教育教学和研究工作